井壁塌陷的原因
1.直罗组岩石软,胶结性差,被钻穿后,裸露在井壁的岩石失去原来力的平衡而掉入井内。
2、直罗组泥页岩吸附井内水份,使粘土矿物晶格增大,自身结构强度下降,而发生分散或剥落于井内。
3、起钻速度太快,引起的抽吸压力的破坏。
4、起钻后未及时回灌,造成静液柱压力降低。
5、因故停钻,井壁长时间在泥浆中浸泡。
6、长时间在直罗段冲井。
7、在直罗段定向、反复纠斜。
8、弯曲钻杆对井壁的碰撞或敲打。
9、泥浆性能,如比重、漏斗粘度、失水量、矿化度和滤液粘度,不能维护井壁稳定。 二、如何判断井壁已坍塌?
1、返出岩屑尺寸增大,数量增多且混杂。
2、卸掉方钻杆后,钻杆内喷浆严重。
3、泵压增高且不稳定,严重时会出现蹩泵现象,甚至蹩漏地层。
4、扭矩增大,蹩钻严重,停钻后转盘打倒车。
5、上钻遇阻,下钻遇阻。需要反复划眼,严重时会发生卡钻或无法划到井底。
6、井径扩大,出现糖葫芦井眼,携屑困难,测井遇阻。
7、形成台肩,斜度大时会钻出新井眼,测井仪器碰到台肩上,无法再测下去。